今天我们用几句话说一说《中国古代天文学家》这一书。
第一句,这书挂的名头挺多。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,科技史文库,还叫中国天文学史大系。这是诸多中国古代天文学书系中的一本。
第二句,此书从先秦天文官开始,一直说到清代的李善兰。这里,我把咱们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家名录放在这里,以供大家参考。
先秦的天文学家,有石申夫和甘德。
两汉的天文学家有司马迁、京房、刘向、扬雄、刘歆、郗萌、贾逵、张衡、刘洪。
魏晋南北朝天文学家有杨伟、陈卓、虞喜、姜岌、何承天、祖冲之、李业洪、张子信。
隋唐天文学家有刘焯、李淳风、瞿昙家族、一行、南宫说、梁令瓒、曹士蒍 、徐昂、边冈。
两宋天文学家有:马依泽、韩显符、燕肃、刘羲叟、周琮、张载、沈括、苏颂、姚舜辅、朱熹、杨忠辅、秦九韶。
金元天文学家有:赵知微、耶律楚材、札马鲁丁、王恂、郭守敬、赵友钦。
明代天文学家有:马沙亦黑和马哈麻、贝琳、朱载堉(皇室)、徐光启。
清代天文学家有:王锡阐、梅文鼎、刘智、李锐、阮元、汪曰桢、李善兰。
第三句:中国古人的天文学,到底在研究些什么呢?
首先是历法。比如,中国远古时代,曾经普遍使用过一年为10个月每个月36天的天阳历。因为每年的日数并不是整数,所以需要调整。如果不调整,今年七月是夏天,过上几百年,可能七月就不是夏天了。所以,闰年,闰月等内容也是天文学所研究的。历法中会有节气。
其次是观星及星表。仰望星空,要认出恒星,行星,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等。我们地球,在恒星画出的坐标中行进。如二十八宿等内容。还要观看日食月食等。当然观看星星就得需要天文仪器,天文仪器的研究和制作,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的工作内容。
再次是星占。简单地说,就是观天象,知吉凶。把天上发生的变化和人间的事情联系起来。特别是日食月食,行星在恒星中的位置,常常用来占卜一些大事情。
第四是宇宙观。宇宙是怎样的啊?天是圆的吗?地是方的吗?为什么星月星辰会挂在天际?我国古代宇宙学说的两大主要派别是盖天说与浑天说。盖天说是指天圆如张盖,地方如棋局。浑天说认为天穹就是圆球的内面,星星附在上面。除此之外,还有宣夜说。认为天空无极限,不是什么硬壳。有颜色是因为太遥远了。
第四句话:此书带有浓厚的学术气息。
该书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。
